生活就要有點「禪」

點閱:1

其他題名:生活就要有點禪

作者:邵恒作

出版年:2012

出版社:奇盟子文化

出版地:新北市

集叢名:財富系列:16

格式:PDF,JPG

頁數:268

ISBN:9789868769892

分類:成長勵志  

書籍難度(SR):583

適讀年齡:九年級

SR值是什麼?
馬上看!不用等預約。
借閱說明

人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,人生的經歷是那麼的跌宕起伏,也許你已攀登到事業的巔峰,卻茫然失去了進取的目標;也許你徘徊於人生的低谷,情緒低迷不知所措;也許你滿腹才華,卻抑鬱不得志,抱負不得施展……

你是否經歷過,或是夢想過,或是期待著能夠靜心進入禪道,給自己一片寧靜的空間,讓自己靜靜的去思考。然而寧靜的空間並不是一個無聲的世界,無聲不是靜。我們仿佛聽到風吹過的聲音,鳥飛過的聲音,白雲飄過的聲音,雪花輕落的聲音……仿佛聽到一個睿智的老者將禪的故事,禪的思悟,禪的智慧融入到人生的哲理中娓娓道來。就這樣,讓我們的心靈接受洗滌,回歸到最純淨的自然中,做回最純淨的自己。

禪宗的本質是對人本性的關懷,以及由此所體現出來的禪的精神、禪的智慧、禪的方法,這些無不凸現著人類在人生追求、審美情趣、超越精神等方面的高遠境界,這也使得禪能夠與時俱進,具有永久的魅力。

禪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資源,它結合了儒、道、佛的精神。但禪不是什麼神奇玄妙的現象,也不是佛教專有的名詞。而是自然天成的本來面目,是原原本本的本心自性。禪不是出家人的專利,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剎裡的老和尚才參禪入定,因為禪就是佛性,所以人人都可以參禪。

禪雖然是古老的傳說,但應該成為現代人創造美滿生活的工具,因為禪的功用很多:擴大心胸、堅定毅力、啟發智慧、調和精神、淨化陋習、強化耐力、改善習慣、磨練心志、提高悟性。﹁生活禪」,顧名思義,就是在生活中參禪。禪宗強調自性即佛,心外無佛,否認有主宰人的命運的神靈。生活禪就是以禪的精神來指導我們的生活,用禪的智慧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難題,做到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。

六祖惠能大師的這首詩告訴我們:禪的智慧是普遍地融入生活之中的,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看見禪的意境、禪的精神、禪的風采。

一個人如果能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,就能解除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、煩惱和心理障礙。使得精神更充實,道德更圓滿,心靈更純潔;同時,人際關係更和諧,工作更順暢。事業更容易成功。

生活的內容是絢麗多姿的,禪的內容同樣也是極為豐富多彩的,人們面對生活進行禪的體驗所介入的物件又是無所不包的:從自然現象來說,潺潺流水是禪、青青翠竹是禪、皓月當空,是禪……

從心理狀態來說,安和慈祥是禪、坦坦蕩蕩是禪、胸襟開闊是禪、心如止水是禪…

從做人來說,真誠善良是禪、關懷備至是禪、心底無私是禪、自強不息是禪……

從人物來說,民族英雄是禪、勞動模範是禪、道德楷模是禪、人民公僕是禪……

從審美意識來說,空靈天籟是禪、清新淡雅是禪、行雲流水是禪……

總之,一切事物的真、善、美都是禪。

我們的生活充滿著禪意和禪機,所謂「神通及妙用。運水與搬柴」,只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,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機,處處都可以實證禪的境界。大多數人由於自我封閉,意識不到自己本身具有體驗禪的潛能,這就叫做「百姓日用而不知」。我們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禪。其原因就在於此。凡事不必太在意,更不需去強求,就讓一切隨緣。逃避,不一定躲得過;面對,不一定最難過;孤獨,不一定不快樂;得到,不一定能長久;失去,不一定不再擁有。可能因為某個理由而傷心難過,但,你卻能找個理由讓自己快樂。永遠在得失面前保持一種超然的灑脫。

邵恆

著名的激勵作家,心理諮詢師,畢業於歷史學專業,她的書充滿樂觀積極的思想,對問題有很深的洞悉,將視野提升到更高的心靈層次。對慈善事業熱衷,經常資助和協助弱勢群體,為終身義工。

  • 一、人之所以痛苦,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。
  • 二、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。
  • 三、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,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。因為你自己的內心,你放不下。
  • 四、你永遠要寬恕眾生,不論他有多壞,甚至他傷害過你,你一定要放下,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。
  • 五、當你快樂時,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。當你痛苦時,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。
  • 六、今日的執著,會造成明日的後悔。
  • 七、你可以擁有愛,但不要執著,因為分離是必然的。
  • 八、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。
  • 九、你什麼時候放下,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。
  • 十、每一種創傷,都是一種成熟。
  • 十一、狂妄的人有救,自卑的人沒有救,認識自己,降伏自己,改變自己,才能改變別人。
  • 十二、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,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。不滿人家,是苦了你自己。
  • 十三、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,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。
  • 十四、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,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。
  • 十五、毀滅人只要一句話,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,請你多口下留情。
  • 十六、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?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,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?
  • 十七、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,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。
  • 十八、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,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,別人就容易接受。
  • 十九、同樣的瓶子,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?同樣的心裏,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?
  • 二十、得不到的東西,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,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,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。當有一天,你深入瞭解後,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。
  • 二十一、活著一天,就是有福氣,就該珍惜。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,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。
  • 二十二、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,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,你懂嗎?
  • 二十三、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。
  • 二十四、情執是苦惱的原因,放下情執,你才能得到自在。
  • 二十五、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,這樣子比較少後悔。
  • 二十六、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,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。
  • 二十七、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,是可恥的。
  • 二十八、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,那是一種無形的佈施。
  • 二十九、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,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,通常都會有錯誤的。
  • 三十、要瞭解一個人,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,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。
  • 三十一、人生的真理,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。
  • 三十二、時間總會過去的,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!
  • 三十三、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,那樣子你會很痛苦。
  • 三十四、說一句謊話,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,何苦呢?
  • 三十五、白白的過一天,無所事事,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
  • 三十六、廣結眾緣,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。
  • 三十七、沉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。
  • 三十八、對人恭敬,就是在莊嚴你自己。
  • 三十九、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,便擁有了一切。
  • 四十、來是偶然的,走是必然的。所以你必須,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
  • 四十一、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。
  • 四十二、只要面對現實,你才能超越現實。
  • 四十三、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,你騙得了別人,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。
  • 四十四、不懂得自愛的人,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。
  • 四十五、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,我們在追求什麼?我們活著為了什麼?
  • 四十六、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,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,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,忘記了別人的大恩。
  • 四十七、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,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。
  • 四十八、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,這個就是慈悲。
  • 四十九、說話不要有攻擊性,不要有殺傷力,不誇已能,不揚人惡,自然能化敵為友。
  • 五十、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,不要欺騙你自己。
  • 五十一、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,所以請不要抱怨。
  • 五十二、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,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,如果你肯放手,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。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,不肯放下,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
  • 五十三、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,那就是一種福氣了。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,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,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,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。
  • 五十四、你希望掌握永恆,那你必須控制現在。
  • 五十五、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,不管他有多壞,有多惡。你愈罵他,你的心就被污染了,你要想,他就是你的善知識。
  • 五十六、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,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。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,就得先受苦受難。
  • 五十七、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,因此你用不著拋棄,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。萬物皆為我所用,但非我所屬。
  • 五十八、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,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,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。